第687节(3 / 3)
迁都北京
时光流逝,只是一眨眼,便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。财政上的不足,让大明在永乐十三年的动作收敛了许多。
除了维持江西新政和广西改土归流、河道疏通外,便只有铁路勘查比较麻烦。
当然,这些都是经济和政治类的事情,若说民生,那便要以太学农学院的新作物育种为主。
经历两年的时间,由东洲带回的新作物经过培育挑选,最终选出了一些没有什么问题的良种。
南京麒麟门以东的广袤耕地被划给了农学院,这块土地上播种了土豆、番薯、玉米、西红柿、辣椒、花生等十余种农作物。
除此之外,橡胶、木薯、地薯、金鸡纳树等热带植物和作物则是被广泛种植到了交趾、吕宋、旧港、广东、福建和琉球府的部分地区。
在这些种植热带作物的地区里,大部分都是有汉人踪迹的,唯有琉球府的汉人踪迹并不算久。
从永乐八年朱高煦设置琉球府,置基隆港、基隆县开始,琉球府被汉人所实控的时间不过五年。
前四年由于疟疾、瘴气存在,驻扎基隆港的琉球卫并不敢深入,基本是通过每年运送琉球的长山蛮来开荒。
不过自从金鸡纳树皮传入大明后,琉球卫的开拓速度也开始加快,并且福建、浙江移民琉球的政策也开始放开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