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64章 博一个善名(1 / 21)

北齐帝见赵颐收下令牌,不由得松了一口气。

倒是个识时务的。

知道见好就收。

北齐帝和颜悦色地对赵颐说道:“贤王从百姓手里拿的那些银子是为了填补国库的空缺,按照律法应该上缴国库。”

“但是永庆郡的百姓被剥削得狠了,现在填不饱肚子,生活得很艰难。朕以朝廷的名目,将那一笔银子分拨出来,帮助百姓度过饥荒。”

“至于贤王自个出的一万两银子,便以他捐献的名目分拨给永庆郡的百姓。”

赵颐心中冷笑,北齐帝当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。

贤王搜刮民膏民脂,恶事让尽了,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,反而还拿着百姓的银子,再捐给百姓,博得一个好名声。

赵颐自然不会让北齐帝得偿所愿:“永庆郡的案子不能再拖了,赈灾和捐献的银子,我希望三日内落实下来。”

北齐帝想让赵颐帮贤王把屁股擦干净,也怕拖的时间长了会横生枝节,便答应了下来:“朕允了。”

解决了一桩心事,北齐帝这才有心思关心赵颐:“你一路舟车劳顿,身上还有伤呢,先在你的宫殿歇着,朕派太医给你医治伤口。”

“一点小伤,不妨事。”赵颐急着去见沈青檀,拱手作揖道:“微臣还有公务要处理,先行告退。”

不等北齐帝发话,赵颐径自转身离开。

北齐帝目光晦暗地盯着赵颐的背影,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大殿门口,方才收回了视线,摒退一旁伺侯的刘公公。

刘公公退出大殿,关上了门。

内殿只剩下北齐帝和贤王。

贤王焦急地说道:“父皇,儿臣手里没有这么多银子,还需要时间去筹措。三日时间,太短了一些,能不能再多宽限几日?”

虽然他被发落到了封地,但还是关注着京都的动静。

在他得知永庆郡的百姓起义,北齐帝派了赵颐去永庆郡平定暴乱,便动了别的心思。

齐王的身世有争议,现在被软禁在广阳宫,终生不得出来。

如果赵颐在永庆郡出事,那北齐帝只剩下他一个儿子……

他准备把幕僚叫过来谋划谋划,门房便来通报,北齐帝派人来接他回京都。

这个消息给他透露出一个讯息——北齐帝有意让他继承皇位。

毕竟,赵颐的血脉不纯正。

如果北齐帝打算让赵颐继位,又怎么会派人接他回京呢?

可赵颐终究是一个隐患。

北齐帝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,让接他的暗卫给他带了一句话,不许他对赵颐动手。

他害怕自已的小动作逃不过北齐帝的监视,所以没敢忤逆北齐帝。

只是派人关注着永庆郡的动向,在得知永庆郡闹了粮荒,而且粮食的价格翻了好几倍,他便安排人在封地大肆收购粮食,再运到永庆郡卖了。

现在银子全都换成了粮食,还没来得及变现呢。

“朕已经宽恕你了,你还敢提要求。”北齐帝脸色阴沉:“三日内,若是凑不齐银子,你便等着广陵王揭发你的罪行。”

“父皇息怒。”贤王脸色煞白,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:“儿臣会尽快凑齐银子。”

他方才见父皇力保了他,愈发笃定自已是父皇唯一可选的继承人,一时间有些得意忘形了。

北齐帝知道贤王是个才能平庸的人,却没想到他竟然有胆子捅下那么大的篓子。

好在赵颐觊觎皇位,暂时不打算和他撕破脸,还愿意去遮掩。

北齐帝担心贤王拖后腿,先给他一颗定心丸:“你把银子凑齐了,这几个月老老实实的在府里待着,等朕解决了永庆郡的事宜,再册立你为太子。”

贤王悬着的一颗心落定,恭敬地说道:“父皇放心,儿臣明白您的一片苦心。”

北齐帝看着贤王碍眼,挥一挥手,示意贤王退下,随即唤出暗卫。

b

如果赵颐在永庆郡出事,那北齐帝只剩下他一个儿子……

他准备把幕僚叫过来谋划谋划,门房便来通报,北齐帝派人来接他回京都。

这个消息给他透露出一个讯息——北齐帝有意让他继承皇位。

毕竟,赵颐的血脉不纯正。

如果北齐帝打算让赵颐继位,又怎么会派人接他回京呢?

可赵颐终究是一个隐患。

北齐帝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,让接他的暗卫给他带了一句话,不许他对赵颐动手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