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82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着自己。

上个月刘大嫂每天还能赚两钱多银子,这个月初五,从早站到晚,分给她的就八十多文了。

姜棠赚的,还不够半两银子。

刘大嫂摆摊也热,大太阳晒着,再加上烧着热锅,热气腾腾,汗流浃背的,热馄饨更没人想吃吃了。

姜棠想了个主意,热汤馄饨依然卖,再多两样,红油馄饨和麻酱馄饨,这两样是凉拌着吃的,红油口味也不怎么辣,单看着颜色鲜亮好看,还有芝麻粒和花生碎,放上小葱和香菜,味道极好。

一碗依旧十个,吹一会儿再吃就不觉得热了。

而陈家娘子依旧卖面,有热干面撑着,虽然生意是没以前好,但也算不上太差,再加鸡丝拌面、炸酱面这样的新样式,好悬才把客人稳住。

其他的小吃摊像肉夹馍鸡蛋灌饼,凉热着都好吃,只是因为天气缘故没胃口少了,姜棠也没办法。

有得赚总比不赚钱的强,这一年四季,总不能日日生意好。

唯一好好的就是烧烤摊,生意不仅没变差,反而愈来愈好了。

做烧烤摊的原是火锅店的帮工,就管刷锅刷碗,但做事认真。

姜棠规定无论锅碗瓢盆,都要刷一遍冲三遍。

那会儿天冷,尽管可以烧热水,但是做这活手一直泡在水里再出来吹风难免冻得红肿,然后姜棠就发现有人偷懒,只冲一遍,有的碗盆都没洗干净。

偷懒的被她辞退了,而林大婶却是兢兢业业,按照姜棠的要求洗刷。

后来,姜棠就跟林大婶合伙做烧烤摊了。

卖的是羊肉串,一烤香飘十里。

充满烟火味的羊肉串,肥瘦相间,一串四瘦三肥,上面撒着孜然粒和辣椒面,肥肉则是被烤的滋滋冒油,一粒肉一粒肉地吃还不过瘾,得一次咬两三块肉,肥瘦都有,然后顺着竹签给撸下来。

卖烤肉串的不少,但就这家最好吃,买的人也最多。

再加上给的实在,一根肉串三文钱,价钱算不上贵,有钱的没钱的都能吃着解馋。

开始摊位只卖羊肉串和烤土豆片,后来东西慢慢多了,有烤茄子烤尖椒,还有馒头片啥的,各有各的滋味。

最近又多了两样新菜,一样是蒜蓉生蚝,一样是粉丝扇贝。

刘大郎这阵子总往东海那边跑,还真让他把姜棠要的生蚝扇贝找来了。

刘大郎学的东西杂,以前光跟着姜棠学东西,如今姜棠定亲了,他也练出来了了,不好总跟着姜棠。

做事是做事,就是不好往姜棠身边凑。

左邻右舍隐隐传言,说姜棠嫁的就是那日班师回朝的将军。这话不知真假,但刘大郎心里的姐姐真的定亲了。

不管嫁的是谁,都是他的姐夫,从心底里尊着敬着的。

而他也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儿。

以前是姜棠做啥他做啥。现在他会做火锅底料会炒菜会做各种各样的煲,还会做粉条和豆腐,单拿出去一个都能衣食无忧。

但这些刘大郎一个都不想做。

刘大郎去了一趟海城,跟人谈生意讲价钱,他就觉得该学的东西还多呢,他想做生意,就跟第一次在巷口拉客人一样。

那会儿他特高兴。

而且,这样也能帮到姜棠,姜棠想要什么,他就去五湖四海找。

刘大嫂为此还发了好大的脾气,好好的日子不过,非要到处乱跑,刘大郎才十三岁,瞎跑什么!

这回去海城是有人跟着,刘大郎跟着田掌柜去的,真以为自己翅膀硬了,什么都能干了!

但刘大郎是铁了心,还把自己赚的钱给刘大嫂看,不知不觉间,刘大郎赚的银子已经比刘大嫂多了。

只要事成,姜棠都会给他额外的银钱,刘家从前是刘捕快做主,后来刘大嫂赚的多了就刘大嫂做主。

刘家谁赚的多谁说得上话,当然,刘大娘是长辈,说话也管用,“别管他了,孩子长大了,多闯闯也是好事儿。”

于是,刘大郎和铺子里另外一个帮工专管去外地进货的事。

但海货不好运,运过来得两三天,在这里时间不算长,但运过来还是会死不少。做好之后卖的也贵,五文钱一个,就是这样姜棠还有的赚。

卖的价钱不便宜,可爱吃这口的不少。

一次买上个,就着烧酒吃,然后顺着壳儿一嘬,连着蒜蓉,一起吃到肚子里。

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吃,可这样做出来就觉得好吃,吃着过瘾,舒坦。

还有粉丝扇贝,况且盛京城就这一家,买生蚝扇贝的时候总忍不住买点别的。

这样一来,生意自然就好了。

别的摊子多少能赚点,现在火锅店吃锅子的人更少了,来来往往都是吃状元煲的。

生意凑合,只要有得赚,姜棠就知足了。

姜棠也不求铺子的生意天下第一好,毕竟还有那么多的饭馆酒楼,那些厨子厨艺精湛,她能在盛京有立足之地就很好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