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24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几人吃完丰盛又充足的早饭,才按着时间来到军分区大门口。

昨天围在徐大娘身边的人很多,可今天一看,愿意去的也就十六七人,还都拖家带口,再加上张舒兰带来的‘保安小队’五人,人数一眼看去还挺可观。

蔡文斌昨天晚上被他妈安排保护一群女同志下乡,兴奋到差点仰天长啸。

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朱英华。

对于朱英华的身手,他在学校那次就深有体会。

不过张舒兰告诉他朱家两个孩子都要去,朱英华得保护妈妈与弟弟,他才没有第一时间冲到朱家,而是立刻找了另外四个同伴。

都是打小在大院里一起长大的同伴,对于彼此的身手都有把握。

这帮半大小子从外面闹腾起来后就一直被家里人拘束在大院里,早就憋坏了,听说有保护任务,一个个跟蔡文斌一样兴奋。

大家不仅各自准备了干粮,还背上了行军包袱。

手里甚至还各自扛上了一根木棍,看起来很有那么一回事。

王蔓云猜测也是他们手里没有枪,要是有枪,肯定都敢带。

“小云,嫂子,我们清点一下人数,分成三支队伍,我们各带一支,也方便安排与指挥。”张舒兰一看现场情况就做出了决定。

十几人不多,但要是都拖家带口,那就是四十多人。

这么多人,就算是坐公交也不可能一趟车就能把人全拉走,最好是分一下,一人带十几人,轻松,也容易照看。

“我没意见。”

徐大娘是没有意见的,而且她在大院人缘不错,她领一支队伍,没有人不服。

至于王蔓云这边,那就更没有问题了。

朱正毅在军分区的职位不低,王蔓云对人又和气,加上小五的故事,大家对她天然就有着好感,这不,余秋雁几人就被分给了王蔓云带。

每支队伍十几人,也就三四个家庭。

不难带。

至于蔡文斌这几个保护众人的少年,也是分了的,五人,除了王蔓云这支队伍分到蔡文斌,另外两支队伍里各自都有两人。

这样的分配是因为朱英华。

朱英华虽然不算在这支小队伍里,但凭他的身手,跟蔡文斌联手,一般人绝对不是对手。

队伍分好,就准备出发了。

王蔓云他们要去的村叫做王扬村,离沪市挺远,但那边挨着连绵的山,有大片的林木,确实是给沪市与周边几个城市供应木柴的点。

“这是路线图,我都画下来了,哪里上车,哪里下车,所有地名我也都写清楚了,到了最后下车的点,大家就在车站等等,到时候一起进村。”

余秋雁在王蔓云的示意下,把王扬村的地址说清楚。

“确实是好远,好像还要走一截土路。”

徐大娘不太认识字,但她孙子认识,加上余秋雁画的地图不用认字也能分辨清楚,也就没有什么疑问是要问的。

“这虽然是土路,但可以走拖拉机,马车,牛车,要是运气好,遇到认识的村民,不用走路也能到村里,村里的木柴都是拖拉机运出来的。”

余秋雁把情况说清楚。

“行,那走吧,早点到早点安心。”张舒兰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,又耽搁了十几分钟,再不走,就八点了。

到了八点,坐公交车的人就更多,不方便他们出行。

“走吧。”

王蔓云收起手绘地图,带着自己的队伍跟在了张舒兰那支队伍身后,她身后是徐大娘。

每支队伍里都带得有孩子,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十二三岁的,也就跟在王蔓云身边的朱英盛与赵军特别显眼。

太小了,才七岁。

另一边,徐大娘的孙子徐建忠也显眼,他也就比朱英盛跟赵军大点,一岁。

八岁的孩子很想跟同龄人一起。

徐大娘却不同意。

王蔓云那边孩子那么多,照看原本就是辛苦,要是再多她家的孙子,对那就是瞎添乱,所以大娘把孙子拘在了自己身边。

徐建忠不开心,但也还算是听话。

公交车走了三辆才把王蔓云他们这群人全部带走,但也因为等公交车,三支队伍很自然就分开,最后走的队伍跟最先走的队伍中间差了半个多小时。

这还算是这趟路线坐车的人多,公交车发得快,不然一个半小时都不一定能把所有人都带走。

六十年代的公交车没有后世的车厢宽大,但乘坐的人却是不少。

王蔓云他们上车时车上就有不少人,剩给他们的位置有限,她就安排了几个孩子坐下,剩下的大人全部站着。

摇摇晃晃间,公交车走了很久,才到下一个转车的站点。

王蔓云他们并没在站台上遇到前两支队伍,可见三方已经分得越来越开。

下一辆车来的挺快,王蔓云他们只等了几分钟,车就到了。

此时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十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