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19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贾母又叹了口气,“我知道你总埋怨我宠溺宝玉,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,将来怎么样,我也就管不着了。”

“母亲!”贾政一脸惶恐,“母亲必定长命百岁!”

这母子两个正“感动”呢,贾赦只觉得腻歪,不过他也没说什么,反正他母亲也看不上他,他说了也没人听。

但是贾府的大老爷真的很想问一句:你们怎么想人家就要怎么听?况且府上人人都知道当初宝玉看他不顺眼,还给他使过绊子,你说伴读,人家就要?

荣国府要真有这么大本事,又如何会日渐衰落,一日不如一日呢?

仔细想想最近这些年的谋划,又有哪个实现了?

费劲巴拉的求这个,算计那个的,银子没少花,真成功过?

还不如自己过自己的日子。

没出息就没出息,何苦呢。

贾赦冷眼看着,贾政很快就同意了贾母的要求,就是两人都没提该怎么实现这个想法。

天色已晚,兄弟两个告辞后一起出来,正巧跟从林黛玉屋里出来的贾宝玉打了个照面。

贾政眉头立即就皱了起来,贾赦脸上有了笑意,道:“我路程远,我先走了,你要教儿子也小声些,母亲能听见。”

贾宝玉跟鹌鹑一样,扭着到了贾政面前,“老爷。”

“这么晚了,如何去你妹妹屋里!”

贾宝玉扭捏极了,结结巴巴道:“妹妹家去了,屋里没人照顾,我想着立夏了,便去她屋里看看,只是白天要读书,只有这会儿有空。我方才吩咐下人把窗纱坐垫等物换成夏天用的。人虽然不在,却不能怠慢了。”

虽然结巴,但是应答的倒也得体,况且还说了自己读书,贾政也有事,嗯了一声,一甩袖子走了。

贾宝玉总算是松了口气,忙一溜烟跑到自己屋里,一边叫丫鬟倒水,一边拍着自己胸口,“吓死我了。”

晴雯呸了一声,嘲讽道:“可要给二爷倒些凝神的茶来?”

贾政这边一路往回走,他原先都要在赵姨娘屋里歇下了,不过贾母吩咐了要管教下人,他进了院子便往王夫人屋里来了。

天色已晚,王夫人松了头发洗了脸,越发显得老态,贾政不过瞥了一眼,就把头转开,道:“母亲说下人越发张狂了,要好生管教。”

王夫人脑海里只有贾政方才那个嫌弃的眼神,一开口就是又冷又硬。

“知道了。只是老太太可说要管教哪房的下人?”

贾政一向不理家事,他哪里知道这个?

王夫人便又道:“老太太的人,咱们是不能管的,大房的人……也不好管,赖管家在咱们荣国府多年,当年陪着国公爷的,又怎么好去为难他家?还有李赵张王四家,都是奶过主子的,在老太太面前比我还有体面,这我也是管不了的。”

一路听下来,贾政心中是越来越烦躁,他站起身来,道:“你看着办吧,再去问问老太太,夜色已晚,我去歇息了,你也早点歇息。”

王夫人恭敬送他出去,回头就冷下脸来,心想这又是哪一出?

是看她不顺眼,还是嫌弃前两日宝玉又去梨香院坐了坐?

四月初,林如海在乔太医的照看下已经一月有余,整日变着方儿的食补,心情也好,他现在虽然还是有点瘦,还很容易疲劳,不过大体上已经没什么问题。

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”林如海自己也说,“一个月能养成这样,已经很不错了。”

“那就启程回京城。”

顾庆之亲自选了日子,主要是看有没有大风浪。

这次跟林如海回京的,除了林黛玉,还有林满跟二十多个下人,他的三个幕僚也都跟着一起来了。

太上皇的船,大家能上去看看,但是想住在上头是不可能的。

就算顾庆之再受宠,也不能越过君臣界限。

所以最后回京的规模比来扬州的还要大。

毕竟还得有两艘护卫船,前后保护着太上皇的楼船。

船队先由扬州出发,一路往东到了入海口,又汇合两艘护卫船,再北上往京城去。

“外海航运,速度大概是内河航运的两倍。要是顺风,十天就能到京城。”

林如海站在船头,一边吹着清爽湿润的海风,一边跟顾庆之道。

“咱们要停三个港口补给。”顾庆之道:“船上人多,东西很快就用完了。”

“那也最多十五天。”

说了没两句,林满就拿着披风来找林如海了,“老爷,这会儿风大,还是回去船舱里歇着吧。”

林如海带着炫耀的苦笑,“我都好了。”

顾庆之跟林满两个一左一右给他把披风系好,顾庆之还劝他,“也不是不叫吹,就是别老吹。”

两人把林如海送去船舱,顾庆之想了想,又去后头找了林黛玉。

自打上了船,她情绪稍有低落,可见荣国府给人的心理阴影有多大。

“怎么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