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96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那……安国公肯定已经去了皇庄。”全公公沉思道:“安国公有仇要报,有恩要报,在皇庄上八成是待不住的,加上这么走一遭,算天气祈雨这事儿他八成是要瞒着了。皇庄出身,进宫当太监还是挺方便的,八成……安国公又进宫了。”

主仆两个顺着这一路的八成往下想了想,齐齐打了个寒颤。

“永无宁日啊……”

皇帝又笑了一声,跟全公公道:“叫人去宁国府看看,他们不是要停灵四十九天?想来也是要面子的,你把太明宫龙禁卫的名额卖给他们一个,正五品的官,写在牌子上也好看些。”

全公公笑着应了,“那就按照两千两收他们的。”

“真希望父皇多活几年啊,大明宫龙禁卫,一年也三四十万两银子呢。”

没两天便到了重阳节。

这年代的重阳节还是四大节之一,祭祀是必有的,而且还得新上任的礼部尚书顾庆之主祭。

祭祀回来天都快黑了,顾庆之吃过饭就去书房见林如海了。

“师尊,陛下新赏的温泉庄 子收拾好了,咱们去泡泡温泉?”

林如海这才把手里的书放下来,“这两日有事。”

顾庆之撇了撇嘴,“师尊能有什么事儿?修书有什么可修的?无非搞点春秋笔法,能瞒的瞒,不能瞒的写的好看点。史书这种东西,都是胜利者写的。那我带师姐去?”

你带我女儿泡温泉?林如海一脑门子都是我觉得你有问题。

“新找了宅子,明日你陪我去看看。”

“师尊要搬出去?”顾庆之站了起来又坐下,“唉,虽然知道师尊早晚要搬出去,可说出来还是挺叫人难受的。”

虽然已经当了国公,还加衔了礼部尚书,可这时候的顾庆之看起来的确是有些脆弱。

林如海笑道:“已经在你家住了小半年了,还陪你过了重阳,开始还能说住在弟子家里,如今也该搬出去了。”

顾庆之很是没有形象气质的往后头一靠,林如海笑着安慰他,“京里我毕竟不熟,明儿还得你这个弟子帮着把把关。”

顾庆之便道:“那带着师姐一起去吧,总得她也住得舒服。”

第二日一早,三人带着下人一共三辆马车出去,后头还跟着几个锦衣卫,刚出街口,就遇见了等着带他们看房子的牙人。

牙人上来便给顾庆之行礼,又给他看了牙行的牙贴,还是个官牙,态度好得不得了。

林如海是高官,找的也是大宅子,还不差银子,这生意做得好能有上百两银子的收入,而且还不是一两百两这等小数目。

就算是在京城这种地方,这牙人家里还有两个下人,四世同堂十二口人,一年下来也要不了一百两银子。

牙人动作麻利上了车辕,马车一边走,牙人一边介绍。

“林大人要上朝的,衙门也在宫里,那自然是城南这一片更方便些。小人的牙行是京里最大的,宅子也是最多的。今儿看的都是立即就能过户的。大人先看看中不中意。”

马车先往东南边走,不多时停在一处宅院门口。

顾庆之先跳下来,左右看看道:“那边就是贡院了吧?”

牙人上去拍门,笑道:“正是,林大人是读书人,住在贡院边上也挺合适的。”

至少还在二环里头。

“不好不好。”顾庆之摇头道:“这上个朝都得十里地,就是坐马车上朝,也得小半个时辰了。”

林如海也下了马车,听见他这话,知道他是有心找茬,笑道:“又不用我走,已经算是近的了。”

口才不好的当不了牙人,承受能力不好更加当不了牙人,这牙人插科打诨道:“往北边两条大街,有个王府,西边过去一条大街,还有个公主府,这片地段不错的。”

顾庆之撇撇嘴,又去扶林黛玉,林如海道:“咱们进去看看。”

牙人笑道:“这京里没有比安国府更方便进宫的宅子了。前朝倒是有个摄政王府,在西苑西边,西安门一出去就是,只是如今谁能穿过西苑进宫呢?有西苑隔着,住西边不如住东边,东安门进去还能走近路。”

有林黛玉在,这牙人根本不敢抬头的,别说抬头了,他眼睛都不乱转一下的,规规矩矩在前头引路。

“这院子是东西两路,房间一共两百二十三间,正屋五间,寻常百姓是住不了的,只能是官宦人家。”

牙人引着他们一路往里,到了正堂,顾庆之敲了敲墙壁,又剁了剁地,道:“既没有火墙也没有地暖。冬天如何住?烧火盆总是不那么安全的。”

这话倒是说到林如海心上了,他年纪大了,头一次在京城过冬,自然是不想冻着来的,再者还有女儿呢。

年初刚回扬州的时候,她也病恹恹的,虽然如今看着是健康了不少,不过前头贾母的信还说了她冬天总咳嗽,他也想找个更好些的屋子。

“再看看别的吧。”

第一套屋子最多算是试水,也要看看客人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